没有艺术的批评是空洞的,没有批评的艺术是盲目的,当代艺术的发展如若没有艺术批评的声音,它必将是短暂和无力的。然而在今天,艺术批评衰落的现状引人深思,在此背景下,同济大学人文学院艺术与文化产业系和同济大学当代艺术研究所在2021年7月3日举办了“艺术批评的未来”学术论坛,邀请21位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研讨。会议开幕式由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夏开丰主持,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赵千帆做开幕致辞,他首先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随后介绍了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和艺术学理论专业的相关情况。本次论坛邀请了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孙周兴做开幕演讲,演讲结束后马上开始本次论坛,共设有四个分论题,依次为:“艺术批评与艺术哲学”、“艺术批评现状的反思”、“艺术批评机制与时间”和“艺术批评的当代话语生产和构建”。以下是完整的会议综述。
开幕演讲:未来艺术意味着什么?
报告人为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孙周兴。
孙周兴围绕“未来艺术意味着什么”,从四个不同的要点展开演讲。首先是未来艺术的起源问题,这一概念起源于瓦格纳,成型于博伊斯,是对广义的当代艺术的命名。这是一种人类世的艺术,是技术人类的创造。其次,与传统艺术相区别的未来艺术有技术性、观念性和未来性等特征。在技术物占主导的世界中,未来艺术的创作主体、媒介和作品都有了技术性的规定;作为观念艺术的当代艺术意味着观念本身并不在感性生活世界之外,观念即是行动;基于实存哲学/存在主义的未来艺术开启出了区别于传统线性时间观和新时间经验,因此具有未来性。再次,艺术的未来使命是虽败犹荣的抵抗,这意味着将抵抗作为艺术姿态和实存策略。最后,孙周兴提出未来艺术的当务之急是重新定位和定向,也正如博伊斯所说,世界的未来是人类的一件艺术作品。
第一场:艺术批评与艺术哲学
报告人依次为同济大学张念、华东师范大学王嘉军、同济大学赵千帆、同济大学杨光和温州大学阴志科,主持人为北京大学唐宏峰,评议人为河北大学王志亮。
艺术批评与下判断:这是崇高——张念(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张念从康德的《判断力批判》出发,说明如果没有人的参与,艺术作品是无意义的。针对当下的批评状况,张念从不同角度阐明批评如何在感觉和意义之间运动,批评通过概念和理论使作品自身的意义打开,作品要牵涉绝对性。另一方面,不同于知性判断,批评活动的位置是在感觉中下判断,这样的批评必须以道德原则为基底。批评要发挥中介作用,一方面作品的意义敞开了,另一方面要为接受者作出判断。而判断也有两个维度。第一,批评家要对美与不美、行动与不行动的问题保有下判断的能力,这是对人自身的肯定;第二点是对崇高的判断,在这里,想象力成为主角,艺术已经在想象中唤醒超感官的能力。对康德而言其尺度是内心的道德律,并远离了社会属性,自身给定的自由得到了实现。人自身与艺术并非截然分开,艺术的直接性必然伴随着艺术批评。
作为第三方的批评家——王嘉军(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王嘉军在列维纳斯和德里达的思想那里获得有关文学批评的启示。他提到,列维纳斯区分了言说与所说,前者是伦理的维度,后者是内容的维度。在列维纳斯那里,言说优先于所说,言说与行为的距离几乎被抹消了。在此意义上诸如圣经那样的文学,会启发和教导我们,人也要将教导转化为生活。王嘉军认为批评就是接受言说的方式,作为翻译的批评永远无法实现,因为他者不可能完全被语言把握。从文学作品的接受上看,并非所有作品都是圣经,因此需要批评,这涉及第三方和公共空间。人既要对他者绝对负责,又要面向全人类对作品作出评判,批评是伦理和公正的结合。类似的批评或许是哀悼,对死者盖棺定论。德里达的悼词让人看到伦理的批评方式。所有文本都是他者和逝者,因此任何批评都是一种追悼,但如何将伦理纳入追悼批评,以及由此引向当代艺术,依然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本雅明的艺术批评概念——赵千帆(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赵千帆提到本雅明将艺术批评概念当作哲学问题史提出,艺术批评是思维自身反思的媒介。而媒介的主要功能是把中介性转化为直接性,在此意义上艺术提供了更本真的用反思介入的直接性。批评概念本身具有认识论因素,认识论的重要问题是自我意识的自身反思问题,早期浪漫派通过对费希特的神秘化处理作出回应,艺术提供了融合创造与毁灭两种力量的形式动因。本雅明重构浪漫派的做法,认为思维自身运动最好的界面是批评,主客体在此发生交汇和碰撞。赵千帆通过打磨镜子的比喻说明在批评中思考的主体与对象界限消失,批评本身成为了演示世界形象的界面。这种形象通过艺术作品展现,没有成为认识的终点。作品本身成为照镜者的镜子,主客体是交融的。这样的艺术批评有中介性、设置肯定的价值标尺之不可能,以及和坏的作品不可批评三个原则。当代艺术批评或许能从本雅明的批评实践中得到启发。
让不可见可见:海德格尔的“克利笔记”解读——杨光(同济大学)
杨光围绕海德格尔的十七页“克利笔记”,说明克利的绘画和理论与海德格尔思想的亲缘性所在,以及为什么保罗·克利、塞尚和东亚艺术成为了海德格尔所说的非形而上学艺术的代表。针对第一点,杨光提到克利本身就和哲学家具有亲缘性,他的文字中出现过诸如存在、真理、自然等概念。通过海德格尔摘抄的克利的文本,杨光认为克利是想为自己抽象艺术的纯粹性进行辩护,他的抽象不是没有内容,而是点线面的空间中已经存在不可见的力量,背后是意蕴丰富的世界。针对第二个问题,杨光提到海德格尔在笔记中反思了《艺术作品的本源》,认为要追求到来的艺术。当时的艺术几乎都是形而上学,需要打叉。克利及其他非形而上学艺术让本有发生,对象无需消失。在这种艺术中,图像想描述的不再重要,作品展现是一种状态,让情调展现,从而带来了整个意义世界即四方域的诞生。
作为艺术批评观念的Allegory——阴志科(温州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阴志科以徐冰的《蜻蜓之眼》为例,说明他对本雅明Allegory方法的理解。首先,Allegory与象征并不相同,象征中隐含的东西是超越时间的,有恒定的意义系统;而Allegory中是有时间和主体的,直接用物指代意义。在这里,阴志科转入对《蜻蜓之眼》的分析,提出人通过什么来理解画面的问题。在徐冰的这部作品中不难发现图像本身似乎没有意义,这里只有导演对摄像头拍下的事物进行拼贴和摆放,从而形成意义,而这便是Allegory的言说方式。结合李希特的研究,阴志科提到跨文化戏剧就是一种Allegory。图像似乎必须有声音和语言,并且在可理解的意义系统之内才能被把握意义,这便涉及了寓意画的概念。寓意画由标题、画面和题解构成,作者可以通过这些途径赋予意义。没有画外音和文字的另一种意义构建模式是通过停顿“截断众流”,让人重新认识世界。
对第一场的评议——唐宏峰(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研究员)
唐宏峰提到,阴志科以《蜻蜓之眼》为例解释本雅明的Allegory,论述的逻辑基本可以接受,但用运动影像阐释可能会产生错位,镜头的运动本身也可以产生意义。杨光阐释了海德格尔的克利笔记,说明作品不是再现而是使情感的力量可见,让人能够更好地理解克利的哲学性与哲学系统的对接。但对克利图像的直观似乎无法说服别人那是他所表达的意义。前面三个报告主要从哲学层面理解批评,切中研讨会的主题。唐宏峰概括了张念对批评活动的阐释,认为都是很好的认识,但报告中没有注意到批评也可以通过做媒介去反思媒介。王嘉军从列维纳斯的言说维度说明批评,第三方介入和公共性给她重要的启发:真正说话的对象不一定是艺术家或作品,而是面对作品其他的批评。由此涉及赵千帆提到的坏的艺术是否应被批评的问题,坏的艺术遭受冷遇是有道理的。艺术批评是一种媒介,但说媒介不是中介可能存在问题,也可能是中介和透明的辩证结合过程。
第二场:艺术批评现状的反思
报告人依次为复旦大学鲁明军、华东师范大学王曜、河北大学王志亮、湖南大学李三达和同济大学毛秋月,主持人为人民大学常培杰,评议人为华东师范大学王嘉军。
“新前卫”及其之后:艺术批评的瓦解与替代性批评的兴起——鲁明军(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青年研究员)
鲁明军从“新前卫”入手,提出自己关心的是从艺术批评的角度看“新前卫”到底意味着什么。艺术批评其实是不断变动的概念,“新前卫”瓦解了过去的艺术批评,这对批评来说是一场革命,但也是整个系统的变化,他从几个方面说明这点:第一,流派风格消失与批评撤退后出现了艺术写作;第二,在体制批判艺术的兴起与批评的内化过程中,批评的内外之分已经取消;第三,独立策展作为替代性批评出现,结合现实的案例可以看出策展活动本身已经体现了批评性,是基于好坏之外更广阔的视野。在此过程中媒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泛媒介化”更能概括今天的艺术生态,艺术实践变成“超艺术”,为艺术批评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尽管传统艺术批评已经瓦解,但各种替代性批评并未消失。他更看重的替代性批评方式是策展,希望置身现实场域,在历史和当代的碰撞中激荡出更鲜活的艺术批评。
社会文化样态转型中艺术实践对艺术批评的提示——王曜(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王曜结合自己的感受提出了一系列问题的思考。首先,当代社会文化的发展似乎更需要解决知识的起点是如何重新构建的,例如情感的基础问题。哲学在给予概念时模糊了哪些东西?第二,情感的结构问题,情感的结构框架似乎比知识更复杂。第三,从艺术家的角度看,存在直觉性被知识消解的问题。第四是观念的标准问题,科学艺术似乎并没有带给人对世界的本质性认识。第五是有关“感受的机缘”的问题,概念最初的东西是什么、感受方式是否发生了改变以及最初形成的东西是否动摇和重新建立?第六是艺术自身思维模式的构建问题,艺术家的创作很难用知识框定,而今天的艺术批评很多时候是反艺术的。因此,是否能够以“不可知”为前提重建艺术?艺术家的“具体的无限性”本身无法被概念框定。第七,思维带来的愉悦快感与艺术中的愉悦快感是什么关系?第八,如何重新找到哲学和艺术力量的源泉?最后他围绕抽象与不同思想背景下的艺术提出自己的看法。
当代性理论与中国当代艺术的世界坐标——王志亮(河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王志亮的报告围绕2000年之后西方艺术批评界的观察展开,这种观察也涉及中国当代艺术的问题。美国学者泰瑞·史密斯建立起了宏大的全球当代艺术图景,他的元世界图像有三个部分:持续的现代性、过渡期的跨国性以及同时代的差异。与波德莱尔有关现代性的三个概念相对,史密斯提出了多样性、外在偶然性和不均衡性,基于这三点建立了星球叙事的三元结构。这种做法抛弃了西方中心主义,将亚非拉艺术纳入系统的全球化理念进行论述,让当代性的时间变成以星球性为基础的多元时间。而在当代艺术三分法中,中国当代艺术占据了“过渡期的跨国性”和“同时代的差异”两个位置。根据“星球叙事”理论,史密斯表达了对中国当代艺术中民族主义复兴趋势的担忧。但王志亮认为适当的民族主义不可怕,中国当代艺术应当避免的是自以为是的极端民族主义。
再现艺术的崩塌与后人类艺术批评的可能性——李三达(湖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李三达首先从两种形象入手说明两种不同的对艺术进行思考的方式。丹托笔下的J先生是懂先锋艺术的批评家,格林伯格笔下的俄罗斯农夫则基于个人日常经验观看艺术,在朗西埃那里,这是具有主体观看能动性的“解放的观众”。之所以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是因为再现秩序崩塌了,这一根源在于哲学。现代美学中主题与风格不再有高下之别,反对亚里士多德将情节看得高于生活的做法,目的和手段之间不再有必然联系,艺术与非艺术之间的区分被打破了,由此引向朗西埃的平等概念,他认为要走向“机械之眼”的状态,艺术与非艺术被关联起来。没有父亲的文字也是平等的基础。不同于J先生需要依赖一个艺术体制,农夫的形象可能蕴含着后人类艺术批评可能的方式。最后他提出两个问题:艺术批评是否可以放弃人文主义传统,是否能够放弃语言作为批评方式?作为普通人或许是有新的批评方式的。
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的译者身份问题探讨——毛秋月(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助理教授)
毛秋月结合自己翻译实践中的体会来谈人工智能时代的译者身份问题。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从事艺术文献翻译的译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一方面,普通大众也能够翻译,译者不是唯一可靠的中介;另一方面,机器翻译是即时、高效的,这让译者丧失了优势。在这种境况下产生了两种面对机器翻译时不可取的态度:第一,敌视机器翻译的学术“卢德主义”,这种观点反对人工智能的辅助,但今天的翻译其实回不到过去了。第二,呼吁取消出版引进翻译文献的倾向。由此她提出了三点看法。首先,从事艺术文献翻译的研究者,也是艺术问题的研究者。其次,当下的译者应当与机翻发展紧密、高效的合作。再次,译者的身份值得当下的学术评估体制重视。在她看来,翻译是立体、动态的过程。人工智能时代中人的能动性也尚未被取消,译者应当学习不同技能,提升自己的专业性。
对第二场的评议——王嘉军(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王嘉军认为这一场的报告人都是从内部探讨艺术批评的问题,并且内容丰富。这些发言立足历史与当代、独立与敞开的视角,例如鲁明军和王志亮都从当代艺术史发展的角度梳理目前艺术批评的处境,强调艺术批评的当代性与如何介入的问题。前三位报告人提到目前当代艺术面对着很多体制、资本、观念、技术神话和西方话语的约束,那么,如何在这样的约束中独立出来?鲁明军和王曜都提出了消解性的策略,前者是将策展作为批评,后者提出艺术创作本身作为批评,哲学可以是艺术,思想也可以是感受。王志亮则从全球化和地方性的维度说明独立与敞开的问题,从而完整理解中国的当代艺术。李三达强调朗西埃的平等与当下后人类话语的结合,批评方式需要开放。毛秋月则提出可以向人工智能敞开,翻译也是一种研究。王嘉军总结道,这场报告丰富了批评的概念,学者们对批评可以有更为开阔的探讨与研究。
第三场:艺术批评机制与时间
报告人依次为北京大学唐宏峰、建筑与艺术批评人王家浩、浙江理工大学王音洁、独立策展人巢佳幸和同济大学夏开丰,主持人为温州大学阴志科,评议人为复旦大学鲁明军。
艺术批评的“同时代性”——唐宏峰(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研究员)
唐宏峰首先说明艺术批评是一种具有“同时代性”的话语活动,伟大的批评家进入时代可能付出看走眼漏遗珠的历史代价,但这也是艺术批评的意义与魅力所在。其次,19世纪批评文体的成熟发生在对同时代历史的深度纠缠中,例如波德莱尔便是在直面同时代的艺术时形成自己的现代性美学。通过他那具有“现时”意识的美学和将现在“英雄化”的意志,可以发现批评是与新艺术共生的冒险,这也是批评对创作的意义。再次,艺术批评具有斗争性,应从斗争而非真理的角度理解批评的作用。批评的“同时代性”一方面指批评与批评对象的同代,另一方面是说批评具有同时代的对话性。然后是元批评的问题。借由詹姆逊的“元批评”理论可以看到当代批评要对自身条件进行研究和反思,阐明问题本身所据以存在的种种条件或需要。由此,批评是在提供艺术观念或美学主张。最后,围绕同时代性与批评的精神和人格,唐宏峰将批评引向了精神“人格”建构上。
批评?或者历史?——意识形态与社会生产之间的现场——王家浩(建筑与艺术批评人)
王家浩主要以塔夫里的建筑理论为基础,思考批评应当怎么做。塔夫里认为没有批评,只有历史。在其语境中,“没有批评”是指建筑杂志上历史学家有关建筑师的文章。王家浩认为重点词汇是建筑杂志。那个时代的建筑批评与今天一样并非来自专业领域,而是在大众传媒中完成。塔夫里不以历史学为基础,而是在意识形态批判中重书建筑历史,并不认同建筑领域中支持“可操作的”历史学家。建筑批评的对象通常是建成的作品,但新先锋派之后情况改变了,批评的定义转向将要到来的东西,相互的公共政治关系先于建造。建筑批评不同于艺术批评之处在于前者很难介入生产过程,只有把建造的生产力转化为文化的才能起作用。但这在原先的批评角度中难以实现,批评者无法直接分析媒介中传播的作品,这将导致建筑的“孤独”状态,其中一个例子便是阿那亚。
作为批评的抗辩机制与反剧场主义——王音洁(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表演系副教授)
王音洁的报告从三个方面展开,首先是当代艺术法则的变化,剧场化视角透视下的艺术创作似乎越来越丧失自主性。从柏拉图开始一直到尼采、弗雷德到本雅明、阿多诺和布莱希特的言说形成了反剧场主义价值观,这在政治原则上也并不罕见。但在大众媒介和互联网时代,反剧场主义与有了新的意味。剧场成为了震荡的焦点和滑移的界面。当新表演理论介入,反剧场的术语指向一个过程——它依赖于它所否定的东西,因此是一个校准的机制。其次是批评的意味问题。如今的批评有三个功能:重读、沟通与切身性。剧场这种组织是一种构想距离的理想装置系统,剧场艺术蕴含着变革力量。当反剧场成为一种机制,王音洁从弗雷德的理论出发,称之为剧场性,也认为这是一种抵抗机制。最后回到福柯言说真理的直言概念,在此意义上剧场是一种对批判方式的有效拓展。
制造展览与有效“批评” ——巢佳幸(独立策展人)
巢佳幸围绕自己作为策展人的实践阐发思考,她认为本次报告所展示的案例或许称得上是体制批判与独立策展的结合体。从哈罗德·泽曼开始,策展成为了生成艺术的过程,她认为自己的经历可以呈现这个时代很多批评的认知方向。2016年后的上海卷入一个没有知识生产和网红围绕艺术现场的时代,这引起很多艺术家策展人的思考:什么样的展览是有效的?什么展览可以产生知识?“未来祭中祭”是这一背景下诞生的跨领域实践项目,经过思考与讨论,最终采取了“仪式”的方式。这个项目第一次在明当代美术馆呈现,利用前一个展览Re-Sculpt提供的冗余材料创造了新的“仪式”,将跨领域实践者提供的问题意识与知识转化为艺术现场。第二次本将在余德耀美术馆呈现,但被叫停。《不建立,未建立》是巢佳幸的泛机构研究,在体制衰败时她得以进入美术馆制造项目,那么是否能够很好地测出一个机构的边界?她认为这一研究与艺术项目的勾连或许能产生巨大的可论证空间。
当代艺术的“与时性”和批评的位置——夏开丰(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夏开丰提到格罗伊斯的解释,当代是同时间一起,同时间合作。因此“contemporary”或许可以表达为“与时偕行”,夏开丰称之为“与时性”。与时性有三个层面:其一,与时间一道。在被时间裹挟前进的过程中,今天的人创作的是一种不与时间在一起的艺术,当代性与潮流保持着距离。其二,“与”有帮助的意思,“与时”是帮助时间。艺术家与时代保持距离,通过催促时间的方式而与时代形成了断裂。其三,给予时间,例如先锋派认为自己的艺术已经将当下无限地拖进了未来,这是时间之后的时间。当代艺术的无限性分为好的无限性与坏的无限性,前者承认当代艺术是空无属性的,后者则要为当代艺术找到属性。接着,他转入批评的问题。对当代艺术而言批评比任何时候都重要。批评家的任务就是寻找那些在给予时间的艺术家。悖论性的是,当代艺术家在无时间性中创作,给予时间却需要历史时间在场,这样批评是为艺术家寻找位置,然而这位置说到底也是个空无的位置,所以这种艺术家的位置总是可能被替代的。
对第三场的评议——鲁明军(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青年研究员)
鲁明军认为,本场报告虽然围绕时间问题展开,但本质上讨论的是空间问题。他首先从当代的问题开始谈自己的看法,“当代”是一个新近的概念,重要的背景是全球化,在这之后艺术无法推演与定义,因为全球化的前提是同步,而艺术并不同步。艺术界的共识是,当代是不断定义当代。夏开丰提到的给予时间和空无的概念引发了他的思考。他对唐宏峰提到的斗争性问题也有不同的看法。批评很多时候失效的原因在于,今天的艺术都是分层的,小圈子之间互不干涉,并且更多与利益集团有关。元批评虽然理想,但在现实中似乎很难做到。王家浩谈到建筑批评的相关问题,鲁明军表示他所感兴趣的点可以引向巢佳幸和王音洁报告中所谈论的东西:艺术最终还是要在美术馆展示,那么作为建筑的美术馆扮演什么角色?比起阿那亚,他更多地寄希望于美术馆。
第四场:艺术批评的当代话语生产和构建
报告人依次为中国人民大学常培杰、中国美术学院周诗岩、温州大学张晓剑、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蔡潇和同济大学陆兴华,主持人为浙江理工大学王音洁,评议人为同济大学张念。
朝向本质的艺术批评——常培杰(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常培杰认为,无论做艺术创作还是艺术批评,都离不开一个根本的命题,即对艺术的本质要有自己的判定。如果艺术家缺乏对什么是艺术的见解,批评家重复常识和共识,那么艺术和艺术批评是没有未来的。这里的关键是艺术的本质是什么。当前的艺术创作和批评都存在问题,并且问题是相似的。其一是艺术创作和批评的知识化,例如格林伯格的道路最后会变成套路化的知识,由此西方艺术走向观念的困境中。反艺术、反剧场开始出现,这依赖的是艺术外部的资源。但艺术的本质是艺术的原点,阶级、历史等外部事物是支点。本末颠倒的艺术展览并不会更新个人的体验。因此,要从艺术的内部出发,从感性的逻辑形式的逻辑来推演。在艺术批评和阐释的过程中存在着重要的问题:不具有生产性,只是在阐释已有的理论。对此,常培杰认为应当把理论家当成同时代的人,回头思考艺术的本质,从艺术史角度来重新发明传统,即重新发明未来。
批评的异端——周诗岩(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教授)
周诗岩的报告一开始提及三个需要清理的问题。其一是艺术批评的衰落。艺术家对艺术家的批评并非现当代才出现的新鲜事,并且艺术史家不会将形象与文本截然区分,语言本身就有形象。其二是艺术中不可说的部分,这个问题已经在艺术史的清理中跳过了。其三是历史与未来的问题。被归为艺术史家的阿比·瓦尔堡把历史、当下和未来重新翻转过来,对他而言每一个当下都可以去化用历史。在此基础上周诗岩提及两个“异端”姿态的艺术批评范例。第一个是朗西埃,他用一条线索将维尔托夫的电影同三部舞蹈作品串联起来,在作品各自所在的领域重新激发它们。第二个是阿比·瓦尔堡,他在艺术史的正统中,从母题的辨认开始寻找作品的脉络并将之串联起来。对他而言重要的是如何艺术地处理历史,在历史石化成命运时获得幸存和迁徙的能力。他的批评不坐落在任何已有的领域,是批评、历史与艺术创作的结合,因此是一种“异端”。
艺术批评的范式之变——张晓剑(温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
张晓剑一开始说明批评当中有几种主导的范式:评价性批评、批判式批评,并且今天已进入后批判时代。他首先提到批评的词源以及波德莱尔的“有限批评”,即批评以特定的角度介入作品。代表评价范式的是弗雷德,他认为形式批评的核心是评判艺术作品的品质和价值。这种立场的问题在于将批评缩减成纯粹的形式。社会学和心理学问题不是批评的任务,也因此他批评了极简艺术。后来他离开了艺术批评,因为他认为评价性艺术批评失落了,这里他主要指向了克劳斯。代表批判范式的是福斯特,他在后现代主义视角中对极简主义进行评判。并且认为后现代的批判理论以另一种方式秘密地接替了现代主义的职责,其本身就是一种新前卫,担当了文化政治的职务。今天是后批判或视觉文化研究的时代,结合罗格夫与福斯特的观点,张晓剑认为对批评家来说,批评有一种自我反省或情境的批评的反思。
反记忆,转义与再文本:批评之后的影像——蔡潇(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中韩多媒体设计学院副教授)
蔡潇的报告分成几个部分:展示近些年视频艺术在美术馆中的变化,从而探讨影像如何反驳60年代以来的西方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和后解构主义。然后通过对当下视频影像特征的比较,思考是否具有可能的关于批评方法的建构。首先她结合具体的影像作品谈论几个议题,第一是反记忆的影像,这种影像发掘存在却没被编码的东西;第二是跨媒介的转义,艺术家定义的真实与表象分裂,那种真实是艺术情感上的真实;第三,在转义的过程中艺术家构建起绵延;第四是另一种跨客体性的转义;第五,艺术家在没有历史文献时,用既有材料从空手走向历史。接着她谈到了批评的悖论,在此她关注的是当代批评言说的权力和权威源自何处以及批评从何处获取言说的权力。批评无法转义任何东西,必须把每一次书写当作述行。理论只能被悖论性地使用,从而在批评文化的多元运作中充满活力。
市场中的艺术批评vs关于艺术批评的批判理论——陆兴华(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陆兴华回应了前几位报告人的内容,引用马勒布的观点说明今天的批判理论是测试所处边界的手段,积极主动的边界是limit,消极被动的是boundary。由于艺术家不习惯主动使用新的批判理论,因此需要艺术批评家的探索。然后他正式展开自己报告的主题,认为批评在艺术市场中不可或缺。画廊与拍卖之间的斗争要靠优秀评论家的文字胜出。结合当下的案例,陆兴华认为好的批评家才能让作品拥有真正的传记。被拍卖的本质上是作品的biology,比作品本身的传记更重要,是联系社会环境整体的事物。艺术批评要写出作品的传记,以此保证其成为biology。由此他强调对艺术市场重要的批评,以及批评背后有批判理论支持。结合自己对康德和德勒兹的研究,他认为艺术批评本身也是学术工作,是关于当代艺术批评的批判理论。艺术批评分两部分:其一,对艺术家的工作和作品的批评;其二,用批判理论反思自己的和别人的理论和实践。
对第四场的评议——张念(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张念认为这一场的报告包含了很多维度。她首先评议了陆兴华的报告,提出自己对康德的批判的不同看法。然后提到学者在知性和理智层面的工作是逻辑回撤性的。例如“抽象表现主义”的概念在波洛克这样的艺术家开始行动时并未出现,这在他们死去和被吊唁时才出现。这牵涉到面向公众的问题,就像蔡潇在报告中展示的影像作品,那里有对直观的政治哲学问题的思考。对于政治哲学问题,艺术家用更直观的方式向大众展开,告诉人们世界性是可见的。艺术家让人以直观的方式体验,但也都在思维之中。那么艺术为什么存在?因为在作品中,个体能作为最普遍、纯粹的生命欲望和感觉的存在与艺术家打交道。接着,她认为另外几位报告人谈到的东西有很多,例如周诗岩提到朗西埃,张念认为他是敏锐的思想家。最后她提到批评家有战士的形象,但牵涉到与艺术家的关系则呈现为牧师与受难者的形象。总之,今天的讨论是在感觉和欲望的那一点上进行的。
论坛报告结束后,与会学者们展开了自由讨论,对报告中涉及的一些重要问题、有争议的观点以及疑问进行了激烈探讨或辩护,最后陆兴华老师对会议做了总结发言,坦言自己以前对艺术批评略有点悲观态度,今天听到大家的发言,令他感到惊喜,新的变化可能正在出现,艺术批评的重建并非不可能,也衷心感谢各位学者到同济大学参加本次论坛。
摄影:王笑涵
综述:欧阳滢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