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科是时代的“无用之用”,是具有“大用”和有益的学科;人文学子,应以思想的方式把握这个时代,并让思想转化为现实;应拥有想象力、创造力和美感,将学与思结合起来,并在这种结合中获得自身的定位,彰显自身的意义;人文学科的核心,便是超越专业知识的限制,去追求和实现时代所需要的思想,在以理工见长的著名的同济大学,借助于新兴科学的优势和学科交叉的平台,办好与学校地位相称的、富有特色的人文学科,并以人文之思想和创造力关注时代,开启未来,尤其重要和富有意义。
1 砥砺前行
1946年,上海第一个文学院在同济大学创办。同济大学至此确立了涵盖理、工、文、法、医五大学院的综合性大学完整框架。1949年8月,文、法两院合并为文法学院,随后被并入复旦大学,为复旦大学文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20世纪70年代末,同济大学实施恢复对德交往和综合性大学的发展战略,因当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束缚而未果,但重建同济文科一直是海内外同济人的一个夙愿,直到1993年1月,同济大学恢复了文法学院建制。随后,为实施向以学科建设为中心的研究型学院的转变,对学院结构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调整,2006年7月,同济大学在原文法学院基础上,按不同的学科领域,重新组建人文学院和法政学院。
自1946年建院以后,当时的文学院聚集了一批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人文社科学者,如中文系主任郭绍虞、哲学系主任熊伟、德文系主任陈铨、历史学主任吴萍等,另外如章士钊、郑寿麟、杨一之、陈康、冯契、冯至、廖馥香等著名教授都曾在文学院任教。彼时,同济人文是国内学术界一道辉煌的景观。
自2006年复院的14年间,人文学院传承依旧,聚集了一批国内学术界有相当影响力的知名教授,如从事德国哲学研究的孙周兴教授、从事艺术美学研究的万书元教授、从事艺术史和艺术考古学研究的孙长初教授、从事文化理论和文化批评研究的朱大可教授、张闳教授、从事文学理论和当代文学研究的王鸿生教授与张永胜教授等。
人文学院以传承同济百年文脉、弘扬人文精神为己任,人文化成 ,初心依旧,同济天下,使命必达,努力为人文科学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人文概览
人文学院设有7个三级机构,分别是“四系”——哲学系、中文系、艺术与文化产业系、心理学系;“两院”——欧洲文化研究院和技术与未来研究院;“一所”——历史学研究所。我院还有17个四级机构,其中包含艺术与创意产业研究所、文化产业规划与研究中心、媒体产业研究所等。
人文学院现有三个本科专业:哲学、汉语言文学、文化产业管理;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心理学和艺术学理论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一个艺术专业学位(MFA)硕士点、现有11个二级学科硕士研究方向招生(中国哲学、外国哲学、宗教学、美学、伦理学、科技哲学、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古代文学、语言学等);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上海市一流学科),目前有10个博士研究方向招生(中国哲学、古典学、外国哲学、宗教学、政治哲学、科技哲学、伦理学、哲学心理学、美学、文化哲学等);以及一个哲学博士后流动站。
师资力量雄厚,教授、副教授占百分之七十以上。教师中博士比例高达91.3%,在国内所有高校中均居领先。教师中有“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校特聘教授5人、上海市曙光学者1人、上海市浦江人才3人。聚焦了一批在国内外学术界有相当影响力的知名教授和年轻学者。
我院致力于高层次的人才培养,提供全面的学士学位计划,把研究放在首位。现有本科生293人;硕士研究生271人,其中艺术硕士95人;博士研究生166人,其中非全日制学生71人。
人文学院以“人文化成,同济天下”为院训,取自《易经》中的“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通过人文教育来培养知识与智慧的能力,以此传达我们理解的今日人文科学的创造性使命。学院以“当代性”、“国际性”、“通识性”和“创造性”为基本办学理念,以文、史、哲三大传统学科为基础,辅以艺术,抓住文化产业新兴学科,构建和提升具有同济大学特色的当代人文学科体系和培养模式。
3专业简述
01
本专业所在的同济大学哲学系创建于1946年,是上海最早的哲学系。1949年本系被整体调入其他院校。本世纪初,同济大学决定恢复哲学系建制,于2003年设立了外国哲学和美学两个硕士点,2004年恢复了哲学本科专业的设置与招生。2005年获批外国哲学二级学科博士点和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07年外国哲学二级学科入选上海市重点学科;2011年获批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且入选上海市一流学科建设计划。
本专业在哲学八个二级学科的基础上,建立了四个发展模块:中国哲学模块(中国哲学、古典学),外国哲学模块(外国哲学、政治哲学、宗教学),当代哲学模块(科学技术哲学、伦理学、哲学心理学),美学模块(美学、文化哲学)。学科涵盖面广、重点突出、特色鲜明,每个模块均有该领域的优秀学者来主持。
本专业培养全面掌握哲学及其分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哲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灵活开阔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实行双外语制,英语、德语并重,体现出我校的办学特色。学生就业方向大多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新闻出版、学校从事管理、教学、研究、文秘、采编等工作。本专业毕业生将被授予哲学学士学位。02
本专业培养全面掌握古今语言、中外文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并具备良好的汉语写作能力和外语技能,同时具有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扎实的理论基础、创新思维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和较高的综合人文素养的专门人才。
本专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成立之初汇聚了一大批国内外深有影响的学者和作家,如郭绍虞、陈铨、章士钊、宗白华、冯至、殷夫、杨益言等。在继承优良传统、融汇地域优势的基础上,重点发展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和比较文学、古代文学和语言学三个研究所,并辅以创意写作中心、鲁迅研究中心以及诗学研究中心三大研究平台,形成了一支精诚团结且极具潜力的师资队伍,构建了较为完备的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建制和较为完善的学生培养体系。
本专业拥有广阔的就业前景,学生大多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新闻出版、学校从事管理、教学、研究、策划、采访、编辑、文秘等工作。本专业毕业生将被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较全面地掌握文化产业管理及其分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文化理论水平、产业管理能力、文化创新能力,以及灵活开阔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专业培养方向包括艺术与创意产业管理,媒体产业管理,文物与博物馆管理,珠宝产业管理。艺术与文化产业系依托艺术史与艺术哲学研究所、当代艺术研究所和艺术与创意产业研究所,设立了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和艺术设计专业学位硕士点(MFA)(艺术产业管理和策展实务方向)。此外,在美学博士研究方向招收艺术哲学、当代艺术批评与实践、艺术与文化产业研究方向的博士生,基本构建了本硕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本专业重视国际学术交流,在艺术理论、当代艺术研究和文化产业管理实务方向开展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以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当代视野。同时加强实务训练,依托上海和国内蓬勃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通过校企合作机制,为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提供机遇。
本专业面向国家重点扶持的新兴产业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学生毕业后主要进入文化管理机关、文化企事业单位、艺术产业机构、文化传媒机构、互联网公司等从事研究、创意、管理、教育、经纪等工作。本专业毕业生将被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4毕业前景
我院全面提升文科生职业竞争力,建立实用、高效的就业工作机制,实现“精准帮扶”的就业工作目标,将就业工作与人文学科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指导职业规划,助力就业升学。
人文学院学生本科毕业后,一般会有出国、读研、社会就业三种发展方向。
2016届毕业的136名学生中,出国进修的学生占毕业总数的16%;通过保研、考研的方式进入国内高等学府进一步深造的学生约占14.7%,入学的高校分别有北大、人大、复旦、上海交大、同济、浙大等著名院校;选择就业的学生经占毕业总数的51.4%,其中,通过公务员、选调生考试进入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检察院、中共青海省委组织部、中国共产党成都市委员会组织部、中国共产党重庆市委员会组织部、杭州市江干区人民检察院等党政机关的有11名;进入初中高等教育单位和事业单位的有15名;进入中行、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中国移动、普华永道等国企、三资企业的有29名。
2017届毕业的151名学生中,出国进修的学生占毕业生总数的18.8%;通过保研、考研的方式进入国内高等学府进一步深造的学生约占20.3%,入学的高校分别有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著名院校;顺利就业的学生约占46%,通过公务员、选调生考试进入上海市黄浦区国家税务局、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宣传部、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等党政机关的有11名;进入初中高等教育单位和事业单位的有10名,进入农行、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中建七局、中铁二十二局集团、中国商飞、天安财产保险等国企、三资企业、民营企业的有49名。
2018届毕业的133名学生中。出国进修的学生占毕业生总数的21%;通过推荐免试入学和参加全国统考入学的共计16人,占毕业生总数的24.24%,入学高校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同济大学等;选择就业的学生约占45.8%,通过公务员、选调生考试进入共青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浙江省公务员局有2名;进入初中高等教育单位和事业单位的有17名,进入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浙报传媒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人民出版社等国企、三资企业、民营企业的有28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