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4日,由同济大学人文学院艺术与文化产业系与流光漫影民谣团队携手举办的民谣音乐会如期在云通楼3楼报告厅圆满落幕。
活动伊始,人文学院副院长黄松上台致辞。他强调,民谣自古就有,如诗经,如童谣。本场活动希望通过与流光漫影民谣团队合作,尝试引入大家喜闻乐见的民谣弹唱的形式,把传统文化经典、中华美德、及生活中的心灵感悟弹唱出来,在朴实的咏唱中,在美妙的歌声里,向广大师生传递明德修身、忠于国家等家训精华,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接下来,流光漫影民谣团队的三位独立音乐人小马哥、船长、陈雷霆与他们的音乐团队依次上场与大家分享《武松何来何往》、《水墨》、《徐霞客》等原创音乐,深深打动了在座的观众朋友。更有学院的优秀毕业生鲍贝以校友身份倾情奉献《忆江南》琵琶器乐演奏。他们用民谣沟通古典与现实,给在场的观众带去了积极的引导。
本次活动还特别邀请了复旦大学历史系在读博士郁迪,与原同济人文学院老师,现任北大中文系教授李国华老师与大家畅谈鲁迅精神。李国华副教授表示,鲁迅精神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分别是不断学习和剖析自己。现在大概也是一个正在酝酿大变化的时代,如果不能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恐怕也会无法理解时代和社会吧。生而为人,是很容易有“我执”的,解剖自己是深刻的,也是极富审美意义的现代事件,我愿意悄悄地解剖自己。郁迪通过一篇原创诗歌《我可能又犯错了》表示,白话文本身就像是个年轻人,他莽撞、冒失、经常犯错。但当我们都已老去,回看过往的时候,便会发现曾经的错误原来都是美丽的错误。
活动最后,民谣主创与学者同时上台进行了一场关于民谣、新文化运动的跨界沙龙,现场互动气氛热烈。他们强调,民谣的一大社会责任就是记录时代的美好情感,如何把白话文磨砺淬炼得更锋利,表达层次更丰富而有趣,从而形成时代自己的语言风格来记录集体记忆,是新文化运动留给我们这代人的课题,也是流光音乐人们所积极追求的目标。
至此, “恰逢同学少年|同济民谣艺术沙龙活动”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