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关键词

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2023527-28日,同济人文青年教师论坛暨“智能、知识与行动”工作坊在云通楼508顺利召开。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以及同济大学等七所高校与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和同学共聚一堂,就“智能、知识与行动”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交流。

第一场报告是由复旦大学王聚老师所带来的《无知的认知价值》。王聚老师介绍了不同种类的无知在认知领域所具有的正面价值。他借助当代知识论对无知内涵的新思考,从三个角度探讨了无知的认知价值:对谬误的(真势)无知可以产生推理知识、对误导的挫败者的(不知情)无知是获得和维持知识的有效手段、对枢纽命题的(辩护)无知是获得(有理性基础的)知识的必要前提。报告结束后,同济大学余明锋老师对报告进行了精彩评议,双方就知识的终极价值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参会的其他老师也就报告中提到的不同种类的无知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现场讨论氛围热烈。

第二场报告是由上海交通大学的赖长生老师带来的《记忆怀疑论:理解与破解》。记忆一般被视作知识最重要的来源之一,但记忆怀疑论主张,记忆并不能为我们提供关于过往事件的知识。赖长生老师首先为大家介绍了现有文献中最常见的两类记忆怀疑论:基于记忆可靠性和基于不完全确定性的怀疑论。而针对这两类怀疑论的两种回应方案分别借用了解释主义和析取主义的理论资源。赖老师认为这两种回应均有各自的不足:解释主义回应无法证明诉诸记忆可靠性的解释推理为何是“最佳”的,且有循环论证之嫌;析取主义回应无法证明记忆在典型情况下一定具有事实性。随后,他提出了一种新回应思路:上述两类怀疑论论证都存在“自我空洞化”问题,即这些论证的结论会导致前提丧失合理性基础。报告结束后,同济大学陈仕伟老师对报告进行了点评,他主要就析取主义方案阐明了自己的不同看法,并对“自我空洞化”论题的可行性提出了疑问。赖老师随后进行了回应,与会老师也都积极参与了讨论。

第三场报告是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的周靖老师带来的《话语实践的“认知-交往”面向的链合——论布兰顿对哈贝马斯“话语认识论”的发展》。在报告中,周老师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布兰顿如何发展了哈贝马斯的“话语认识论”。哈贝马斯的“话语认识论”认为,话语有着认知-交往的结构,主体间的交往活动既是阐明“意义”的形式的语义活动,也是一种证明“内容”的实质的语用活动,从而仍然负有认识论的责任。布兰顿进一步以复杂的语言工具,为主体间话语交往的实践模式提供了具体的语义模型,为真诚性、正当性、真实性的会话要求提供了解释,同时,他也凸显了话语认识论的伦理向度,道明伦理关系切实影响着认识论的事业。随后来自复旦大学的孙宁老师对报告展开了精彩的点评,并对哈贝马斯与布兰顿的思想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在场老师还就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概念展开了热烈讨论。

第四场报告是由上海财经大学方红庆老师带来的《AI如何可信》。在这场报告中,方老师指出,随着人类快速进入AI时代,AI技术将更深入地参与人类生活,成为人类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随着AI技术的大规模运用,“可信AI问题”也将浮上水平面,其中标志性事件之一就是欧盟委员会人工智能高级专家组(High-Level Expert Group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HLEG)于 2019 04 月发布《可信人工智能伦理指南》(Ethics Guidelines for Trustworthy AI)。方老师认为“可信AI问题”实际上可以拆分成三个问题:1. AI 是什么样的信任对象?2. AI 如何在认知上可信?3. AI 如何在道德上可信?方老师引入当代信任哲学研究的理论资源,逐一辨析和回应三个问题,并最终汇总为“AI如何可信”的总问题。报告结束后,来自上海财经大学的张孟雯老师对报告进行了评议,双方就人工智能可信性的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且将该话题与上一篇报告中提到的哈贝马斯的理论进行了比较讨论。

 第五场报告是由东华大学的何朝安老师带来的《Knowability: still paradoxical after all those years》。首先,何老师向大家介绍了有关可知性的费奇悖论。根据这一悖论,我们可以从“所有真理都是可知的(all truths are knowable)”这一命题推出“所有真理已经被知道了(all truths are known)”这一命题。而对此悖论最有影响力的解决方案则是领域变异分析。何老师指出,这一方法虽然能解决由“所有真理都是可知的”这一原则带来的悖论,但无法解决由“所有真理都是被我们(by us)可知的”带来的平行的悖论。同时,他还论证了后一个原则实际上与前一个原则一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报告结束之后,华东师范大学的徐竹老师对报告展开了评议,并就可知性的两个原则之间的关系以及有关的论证与何老师进行了交流与讨论。参会的其他专家学者也对该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现场讨论气氛活跃。

第六场报告是由复旦大学胡靖波老师带来的《The Problem of Disappearing Agent: A Phenomenological Reconstruction》。在报告中,他对因果行动理论所面临的“消失的能动者问题”进行了重构。他将这个问题解释为一种现象学挑战,即行动因果理论所使用的事件因果框架无法包容某些能动者的现象学,包括行动的现象学和做出选择的现象学。他分析了这两种看似与事件因果框架相抵触的现象学,最终论证它们都不会对行动因果理论构成真正的挑战。陈仕伟老师随后对报告做了评议与总结,并就行动哲学中的因果理论与能动性与胡老师展开深入而热烈的交流。

第七场报告是由复旦大学博士生苏无忌带来的《因果解释中相称性的两种刻画》。苏同学在报告中讨论了高层级属性在因果过程中的地位,以及高层级因果解释是否可能是比低层级更好的解释。支持高层级因果解释的一个理由是相称性要求,即一个事件的原因应当与其结果相称。苏同学提供了两种量化方法来表示相称性,这些方法基于因果的干涉主义进路和因果贝叶斯网络,并依赖于回答反事实差异制造问题的能力。前者指出,高层级因果解释可以提供更准确和合适的因果结构描述,而后者则提供了一种计算相称性的工具。两种量化方法为支持高层级因果解释的自主性提供了改进方案。何朝安老师对报告进行了评议,肯定了报告的专业性并就贝叶斯主义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最后一场报告是复旦大学博士生郭予峤带来的《社会选择悖论与知识论中的排序问题》。郭同学向我们介绍了阿罗不可能性定理,该定理说明了:当一个二人及以上的群体对三个及以上的选项的排序出现冲突时,无论怎么重新组织排序,都无法在达成集体一致的前提下满足以下三个要求:不搞一言堂、一致性和独立于不相干选项(新插入的选项不影响旧的排序)。郭同学接着介绍了该定理在研究逼真性排序时的作用,然后将它推广到对其它知识论概念(例如确证和证成)的探讨,并展望通过社会选择悖论来研究知识论中的排序的可能性。苏无忌随后对报告进行了评议,与会人员展开了热烈且深入的交流。

整个工作坊的学术讨论是真诚而热烈的,与会老师、同学在讨论中都收获满满。会议最后,同济大学陈仕伟老师向与会专家学者表达了诚挚的感谢,感谢他们精彩的报告与点评,感谢他们对同济人文学院哲学系学术活动的支持。至此,此次工作坊圆满落幕。

 

上一篇:回顾|青年工作坊:中欧视域下“翻译”的创造力

下一篇:“技术-逻辑视野下的艺术和社会”暨第七届艺术社会学青年学者论坛顺利举办

关闭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