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鸿生
发布时间:2020-04-23
作者:
点击数:
姓名: |
王鸿生 |
|
性别: |
男 |
出生年月: |
|
通讯地址: |
|
电子邮箱: |
|
职称: |
教授 |
|
研究所职务: |
文艺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 |
|
组织机构职务: |
教授委员会成员 |
|
个人简介: |
王鸿生,男,汉族,1950年代出生于上海市。1969年春赴河南省兰考县插队务农, 1972年底招入河南省化工厂务工,1983年到信阳师范学院中文系任教,1984年调入河南省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室从事专业批评。1988年脱产就读华中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毕业后获文学硕士学位。1985年任助理研究员,1993年任副研究员,1998年任研究员,曾任河南省文学院理论部主任、河南省作家协会常务理事。2000年引进上海大学,2007年调入同济大学,先后任《上海文化》副主编、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委员会主任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点学术带头人、同济大学中文系主任。现为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现代中文学刊》编委,施耐庵长篇小说奖终审评委、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终审评委。 |
研究领域(方向): |
20世纪批评理论与方法、语言哲学与叙事伦理、当代小说与汉语写作、文化问题与交往。 |
研究项目(课题) : |
叙事与价值(1996—1999,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 叙事伦理批评(2006—2012,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 |
主要论文: |
代表性论文有《乔典运和他的文化寓言》、《想、说、走》、《20世纪神话诗学问题》、《语言学转向后的交往价值问题》、《文化批评:政治和伦理》、《反乌托邦的乌托邦叙事》、《信仰与写作》、《为大自然复魅》、《胡塞尔:叙事伦理的奠基与预演》、《元伦理气质:虚无、延异与幽灵学》等。论文《与日常存在照面》收入《中国新文学大系(1976-2000)理论卷》,科研论著、论点曾被《新华文摘》、《东洋学文献》、《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未定稿》、《人大复印资料》、《文学评论》、《中外文艺理论概览》、《文艺报》、《文汇报》、《解放日报》等国内外20余家权威报刊、丛书、文集转载、复印、报道。学术成果先后获第四届上海文学理论奖(1990年)、河南省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优秀论著奖(1990年)、河南省首届文学艺术优秀成果(政府)奖(1992年)、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1995年)、《当代作家评论》优秀论文奖(2004年)等。2012年获上海市育才奖。 |
编著(译著): |
主要著述: 《交往者自白》(东方出版社,1995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 《态度的承诺》(学林出版社,1998年版); 《重读大黄河》(合著,黄河水利出版社,1999年版); 《无神的庙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叙事与价值》(合著,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 《语言与世界》(山东友谊出版社,2007年版); 《叙事与中国经验》(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主编书目: 《金芒果新批评文丛》(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 《文艺心理学大辞典·主体心理卷》(湖北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当代文学精品导读》(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同济·汉语叙事文学丛书》(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
主要(主讲)课程: |
博士学位课程 现象学与解释学 博士学位课程 当代文化理论研究前沿 博士学位课程 叙事伦理研究 硕士学位课程 批评理论与方法 硕士学位课程 中西美学名著精读 学士学位课程 西方文论史 学士学位课程 近现代中西文艺思潮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