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昊
    
        发布时间:2020-04-24
        作者: 
        点击数:
    
    
    
                    
    
 
  
   | 姓名: | 刘昊 | 
   | 
  
   | 性别: | 男 | 
  
   | 出生年月: | 
 1990年11月 
 | 
  
   | 通讯地址: | 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云通楼 | 
  
   | 电子邮箱: | liuhao1106@tongji.edu.cn
 | 
  
   | 职称: | 助理教授 | 
  
   | 个人简介: | 
 | 
  
   | 教育背景: | 
 
 2010-2014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本科生 2014-2017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硕士生 2017-2021.1 清华大学哲学系 博士生 (2019-2020)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 
 
 | 
  
   | 工作履历: | 
 
 
 2021.7-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助理教授 
 
 
 | 
  
   | 研究领域 (方向): | 
 
 
 宋明理学、明清思想史、近代江南儒学 
 
 
 | 
  
   | 研究项目 (课题): | 
 
 
 主持: 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王船山‘生’的思想研究”
 2022上海市浦江人才 “中西汇通视野下的近代上海儒学研究” 2022年同济大学文科高水平科研培育项目“陆陇其与近代上海的江南儒学变迁研究”
 
 
 
 | 
  
   | 学术成果与荣誉: | 2014、2015、2017教育部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2017年上海市优秀毕业生 2021年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 
  
   | 主要论文: | 期刊论文:
 
 [1]刘昊,《书生的旧业——〈三鱼堂书目〉抄本与陆陇其的书籍世界》,《古典文献研究》第26卷上,2022年。 [2]刘昊,《“形而上者”的双重视野:经典诠释下的理本与气本》,《哲学门》,2022年,第45期。 [3]刘昊,《关于<阳明先生文录>的文献学新考察》,《中国哲学史》,2018年第3期。 [4]刘昊、吴震,《十年来宋明理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以朱子学和阳明学为中心》,《孔子研究》,2018年第4期。 [5]刘昊:《中晚明时代“生之谓性”解释的新动向——以阳明学为中心》,《浙江社会科学》,2020年第7期,第102-108页。 [6]刘昊:《理气虽不相离,亦不曾相杂——明代朱子学理气论的一项新了解》,《中国哲学史》,2020年第5期,第99-104页。 [7]刘昊,《气论视野下的性善论重构——基于王船山“生”的思想之考察》,《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11-18页。 [8]吴震,刘昊:《论阳明学的良知实体化》,《学术月刊》2019年第11期,第14-21页。 [9]刘昊:《四十年来中国大陆宋明理学研究的典范——陈来教授的宋明理学研究》,《贵州文史丛刊》,2019年第1期。 译文: [美]艾文贺, 刘昊等译(第二译者),《儒家伦理哲学的新旧基础——以伊藤仁斋、戴震和丁若镛为例》,《社会科学战线》2019年第2期,第1–17页。 
 | 
  
   | 开设课程: | 本科生:中国哲学史导论,中国哲学史,魏晋哲学专题 通识课程:近代人物与中国社会转型 | 
 
 
  
        【关闭】